周青峰其实并不在乎“电力飞行”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但对于米国国会“东大问题小组”的成员们来说,这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焦点。
在刚刚结束的质询会上,来自俄勒冈州的哈里森参议员显然有备而来。
他精心准备了十几个尖锐的问题,打算好好“敲打”一下被传唤到场的马可世。
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在场所有人的预料。
“这位‘电力飞行’的副总头脑非常清晰,他没有试图逃避或狡辩,反而直截了当地说了实话。”
参与质询的几位国会议员在事后如此评价道。
如果马可世知道自己的“强硬不屈”被如此解读,恐怕会哭笑不得。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表现确实给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国会老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米国国会三天两头召开各种听证会,尤其是商界的高管们,常常被国会议员们盘问得汗流浃背、低声下气。
毕竟,谁也得罪不起这些手握重权的议员——他们随便通过一项禁令,就足以让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陷入剧烈动荡。
正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对于“电力飞行”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
公司在米国的账户被封、市场被禁,甚至连总裁都被通缉,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怼回去就是了。
媒体对此自然是大肆炒作,但在事件背后却另有玄机。
在哈里森参议员堆满文件的桌面上,还静静地躺着一张手写的私人便签。
便签的纸张略显粗糙,字迹潦草却清晰,上面只有简短的一段话,大意是:
“‘圣光’总裁正准备向米国几家知名公益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以谋求合适的交流对象。”
参议员的目光在这段话上停留了片刻,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讥讽的嗤笑。
“真是个狡猾的家伙,表面一套,背地一套。这肯定是有人指点,做两手准备,玩得倒是挺溜。”
这张便签来自一家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游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