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书苑>历史穿越>入侵美利坚 > 第十六章 货物要出发了
    按照周青峰的指示,凯莉在收购“电力飞行”公司后,首要任务是迅速扩充研发和测试团队,计划将员工规模翻倍。

    在支付完供应商和代工厂的费用后,她要求加快生产进度,尽快交付十套飞行器组件,以便进行快速迭代和优化。

    凯莉原本预计,这些工作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

    毕竟在米国,招募几十名身体素质良好、专业技能过硬、背景清白的理工科人才并非易事。

    然而,在“东大”,她充分感受到这个国家像一台构造精密的机器,运转的极为高效——站在外人的视角,会莫名觉着可怕。

    首先,凯莉的招募需求在短短一天内就得到了满足。

    猎头公司半小时内提供了三倍于需求的简历供她筛选,连她要求的“员工中女性比例需达到三分之一”也被轻松实现。

    学理工科且从事制造业的女性,这在米国可是不多见的。

    这一切顺利的背后,原因很简单。

    ‘电力飞行’开出了极具竞争力的基本月薪:本科生一万五,硕士两万四,博士则根据能力面议。

    虽然这些数字并不算多高。但当连保洁阿姨都能拿到八千块的月薪时,整个公司的士气瞬间高涨。

    对于公司内部突然爆发的工作热情,凯莉感到十分意外。她在金融圈待太久了,头一回深入制造业,每天都能有新奇感受。

    当她舍得花钱,供应商恨不得扑倒在她面前,为了获得订单,甚至愿意主动将自家的研发体系跟‘电力飞行’进行对接。

    比如,目前的验证机使用三十六台小电机风扇作为动力,存在推重比低的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换大风扇,降低死重的同时又要让动力能像‘鱼鹰’似的倾转,在垂直起降和高速飞行之间快速安全的转换。

    这个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可当凯莉表示要提供上亿美元的投资进行研发,立马有在魔都的科研院所主动来合作。

    上午提出的需求,下午就能获得响应——相比之下,米国制造业能在一周内予以响应就是高效快捷。

    一个月没反应也属于正常——某个关键岗位的员工去休假了,然后他的活就会被卡住。

    至于凯莉原本引以为傲的商业管理能力,也被国内员工的效率和执行力彻底超越。

    马可世对此评价道:“只要钱到位,你就能在‘东大’找到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最优质的供应链和最出色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