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统计结果出来了,两头野猪的净重是203斤。
经过王股长和郑科长的争取,厂里决定以每斤9毛的价格入账。虽然这比市场上8毛一斤的猪肉价格稍高,但没人有异议,毕竟现在找肉真的很难。
别说9毛,就是1块钱,他们厂也得掏,不能让这到嘴的肉飞了。
于是,李辰溪又进账了182.7元。
加上之前的141元,他手上的资金已经超过了300元。
在返回四合院的路上,李辰溪特意在牛车上堆满了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红薯,足足搞了两千斤,连拉车的老牛都显得有些吃力,似乎在表达着它的不满。
回到家中,李大贵等人看着橱柜里琳琅满目的大米、面粉、鸡蛋、牛肉干等物品,眼中满是羡慕。尽管他们都已经饿了,但没有一个人动手去拿。
李辰溪一进门,看见他们一个个老实地坐在桌子前,不由得好奇地问道:“都不饿吗?”
“我们都不饿。”李大贵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可话音刚落,就有人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不饿才怪呢,本来就没吃饱,还一路颠簸着把野猪运进城。
李辰溪满脸无奈,眼皮一耷拉,翻了个白眼,心里暗自嘀咕着这乱糟糟的局面。
旋即,他提高音量,快速地吩咐道:“来个人,麻溜地出去盯着牛车上的物件,都给我看仔细了,可别让人趁乱顺走咯。还有你,赶紧去灶房,把火生起来,随便煮碗面,手脚麻利点,别磨磨蹭蹭的!”
李大贵闻言,立刻带着一个人到外面去看守红薯。
那可是村民们的救命粮啊,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李辰溪则直接拿出面条,敲了几个鸡蛋下去,很快就煮了一大锅。
“别磨蹭了,赶紧动筷子吃,多吃点,吃饱了有力气。吃完咱就马上回去,你瞅瞅这时间,可不早啦,别耽搁了。”李辰溪招呼着他们。
李大利等人看着锅里的面条,不停地吞着口水。
那可是面条,而且还卧着好些鸡蛋呢!众人瞅着这一锅喷香的吃食,记忆瞬间飘远,使劲回想上次吃得这般好究竟是何时。
脑海里画面一闪,似乎回到了村食堂刚开办的时候。那时,大伙聚在一起,饭菜虽说不上珍馐美馔,可吃得畅快淋漓。但掰指头一算,好家伙,都过去两年了。
李辰溪把大海碗一一分给众人。大家赶忙拿着碗,在锅里挑起面条,也顾不上平日里那些讲究,直接在一旁蹲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模样,仿佛要把这许久未有的美味,深深印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