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结束,温馨的氛围还在屋内弥漫。李辰溪心满意足地放下碗筷,稍作休息后,便将一叠平整的照片被他缓缓掏出。照片已经干透,纸张微微泛黄,散发着一种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

    “爷爷、奶奶,快瞧瞧。”李辰溪满脸笑意,声音里透着几分兴奋,双手将照片递向二老。

    这些照片,承载着一段段美好的时光。它们是李辰溪用姑奶奶从遥远之地寄来的照相机所拍摄的。说起这照相机,那可是村里的稀罕物件,让不少人羡慕不已。只可惜,李辰溪的老爹因外出办事,错过了这次充满意义的拍摄,实在是有些遗憾。

    照片中,有李辰溪与爷爷奶奶共度的温馨时刻。

    他们或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享受着午后的阳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或围坐在八仙桌前,一起准备饭菜,动作间满是生活的烟火气。每一个瞬间,都被相机精准定格,成为永恒的纪念。

    除了爷孙三人,张燕、倩倩、来福、来才、来芳这些孩子的活泼身影也在照片里一一呈现。他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笑声仿佛要冲破画面;或是蹲在溪边,好奇地观察着水里的小鱼小虾,眼睛里闪烁着对世界的探索之光。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还有他们平日里居住的房屋,那几间质朴的瓦房,承载着一家人无数的回忆。

    房屋前的小菜园,种满了各类蔬菜,生机勃勃。以及姑奶奶儿时无比熟悉的乡村景色,连绵起伏的山峦、潺潺流淌的溪流、一望无际的田野,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图。这些照片,总共有将近二十张之多,每一张都饱含着浓浓的情感。

    李辰溪心里十分笃定,姑奶奶远在他乡,一定常常思念着故乡的点点滴滴。

    当她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亲切的故乡风景时,内心必定会被喜悦填满。为了让照片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在姑奶奶眼前,拍完照后,李辰溪可费了一番心思。他特意寻了镇上一位手艺精湛的师傅帮忙冲洗。

    虽说冲洗照片的流程,诸如显影、放大、定影、成像,再到最后的晾干,看似步骤简单,可每一步都暗藏玄机,稍有差池,照片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李辰溪深知这一点,所以才放心地将照片交给专业人士处理,只为确保每一张照片都清晰、完美,能够将那些美好的瞬间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老爷子接过照片,眼神中满是期待。他坐在椅子上,身子微微前倾,双手轻轻翻开照片,一张一张仔细地端详起来。他的目光在每一张照片上都停留许久,像是要把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这些照片拍得真不错啊!”老爷子忍不住赞叹道,脸上的皱纹都因笑容舒展开来,眼中满是欣慰。在这个物资匮乏、精神生活相对单调的年代,大家对照片的要求其实很纯粹,只求拍得清晰,能够真实地记录下那一刻的场景就好。

    哪像后世,各种修图软件层出不穷,又是P图又是拉长腿,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美感。

    在这时,要是照片拍得失真了,那可是要被周围人笑话不会拍照的。

    “辰溪啊,啥时候把这些照片给你姑奶奶寄过去呢?”老爷子放下手中的照片,抬起头,看着李辰溪问道。

    奶奶也在一旁,她的眼神同样被照片吸引。

    此时,她手里正拿着一张全家福,那是全家人都在的一张合照,大家笑得格外灿烂。奶奶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像是在抚摸着家人的脸庞,眼神里满是眷恋,舍不得放手。

    李辰溪瞧出了奶奶的心思,连忙笑着安慰道:“奶奶,您别舍不得。咱们有相机呢,往后想拍随时都能拍。等下次咱们再一起拍更多好看的照片,把家里的趣事都记录下来。”

    经李辰溪这么一提醒,老太太才恋恋不舍地把照片放回桌上。不过,她的嘴角依然挂着微笑,仿佛刚才照片里的美好已经深深印在了她的心里。

    李辰溪接着回答爷爷的问题:“明天吧!我明天正好有事要回城里,到时候直接拿去邮局寄给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