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行,那就按你说的办!辰溪,我信你这一回。”老支书的眼神中透露出信任和决心。
李辰溪笑着说:“老支书,您就放心吧!按照这个方法处理鸡粪,肯定没错的。”他的笑容里充满了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庄稼丰收的景象。
老支书继续指挥着村民们,将鸡粪一铲不剩地全部铲上了驴车。
驴车装满后,在村民们的驱赶下,缓缓朝着村子最边缘的角落驶去。
之所以选择在这儿进行鸡粪发酵,是因为这里离村民居住区较远,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臭味对大家生活的影响。
老支书看着选定的这个地方,觉得十分合适,既方便操作,又不会干扰到村民的日常生活。
老支书转头问李辰溪:“辰溪,接下来该咋弄呢?我对这发酵鸡粪成农家肥的事儿,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求助,毕竟这是他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李辰溪开始详细解释:“鸡粪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有碳源,像秸秆、木屑和干草这些东西就很合适。
它们能有效平衡鸡粪里过高的氮含量,为参与发酵的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能量。
只有保持合适的碳氮比,微生物才能快速生长繁殖,从而加速鸡粪的发酵过程。
而且啊,鸡粪的含水量也得严格控制在50%到60%之间,太干了微生物没法生存,太湿了又会导致发酵不充分,影响最终的肥料质量。
温度方面呢,最好能维持在25℃到35℃,这个温度区间最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要是温度不合适,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还有一个关键的点,每隔几天就得把发酵堆底部的鸡粪翻到上面来,得保证发酵堆里有充足的氧气,这样发酵才能顺利进行下去。”李辰溪说得十分细致,每一个要点都解释得清清楚楚,生怕老支书听不明白。
李辰溪接着说:“之前盖大棚不是还剩下些塑料膜吗?可以把那些塑料膜拿过来用在这儿。”他想到了之前盖大棚剩下的材料,觉得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老支书一听,有些惊讶地说:“辰溪,那塑料膜多金贵啊,用在鸡粪上,是不是太浪费了?这玩意儿可是不好弄来的。”在老支书的观念里,塑料膜是非常珍贵的物资,用在鸡粪上似乎有些奢侈。
李辰溪连忙解释:“老支书,不会浪费的。
鸡粪发酵得有适宜的温度,现在正值冬天,天气这么冷,要是没有塑料膜盖着,鸡粪根本发酵不了,都会被冻住的。
塑料膜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让鸡粪在相对温暖的环境里顺利发酵。”李辰溪耐心地向老支书说明塑料膜的重要性,试图打消他的顾虑。
老支书听后,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李辰溪说得有道理。
虽然心疼塑料膜,但为了能让鸡粪成功发酵成优质农家肥,也只好咬咬牙,让人去把剩余的塑料膜都拿了过来。
他又问道:“辰溪,还需要准备啥别的东西不?你一次性说清楚,我好安排大伙去弄。”老支书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一旦决定了,就想把事情做到最好。